? ? ? ?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關于表彰第十六屆中華技能大獎和全國技術能手的決定》,對30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295名全國技術能手予以表彰。湘電集團有限公司高低壓電器裝配工高級技師徐仲維榮獲“中華技能大獎”。
?
? ? ? ? “中華技能大獎”是人社部設立的國家對全國優秀技能人才的表彰制度,每兩年評選一次,“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被譽為“工人院士”,是國家對高技能人才的最高獎勵。?
? ? ? ?徐仲維,男 ,56歲,中共黨員,漢族,曾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湖南省勞動模范、湖南省技術能手等榮譽,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 ? ? ?參加工作37年來,徐仲維秉承“追求卓越、報效祖國”的堅定信念,潛心鉆研、勇于創新,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為多項國家重點科研產品的生產工藝改進和質量提高做出了突出貢獻,得到了國家數位知名院士的高度評價。他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等多項國家級榮譽,是新時期敬業型、專家型、實干型優秀高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
?
潛心鉆研,實至名歸的“工人發明家”
? ? ? ?徐仲維從進廠從事鉗工崗位開始,就把勤學苦練當成自己的生活狀態和精神追求。常年堅守在生產一線,他把鉆研新技術、攻克新難點當做自己最大的愛好。漸漸地,徐仲維養成了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在負責某國家重點高新裝備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的安裝調試、裝配工藝技術工作時,因項目為國際科技前沿項目,無任何經驗借鑒,徐仲維到處找資料、想辦法,結合自己多年工作經驗,成功制定了分段軌道精確定位方法。經過5個多月不分晝夜地忙碌,圓滿完成了任務,填補了領域空白。在此期間,他先后完成該項目關鍵部分技術攻關65次,改進電機系統緩沖裝置關鍵技術11項,設計定位、檢測、吊運工裝100余項,成功制作大型設備2臺,通過了近萬次試驗驗證。
?
? ? ? ?在承制國家某重點科研產品定子線圈繞制工序中,工藝要求在同一定子鐵芯繞制多級線圈,需無拼頭、不纏繞。繞制時,還需同步自動整形,繞制后的線圈不能有任何機械損傷痕跡,且要求線圈的匝間絕緣完整性好,電氣性能可靠。要實現上述要求,必須通過高尖精設備予以保障,而具有該功能的設備市場售價高達1150萬元。徐仲維通過大量分析研究及驗證,采用機、電、氣一體化設計方案,僅用70萬元設計制造了兩臺大型自動繞線整形機,不僅實現了線圈的自動繞制和整形,更大大改善提升了線圈繞制的質量與效率。僅此為企業節約資金2000多萬元,同時該項技術獲得了4項專項專利。
?
? ? ? ?從業期間,他憑借豐富的工作經驗,解決了工作中多項從研制到制造及總裝過程中的技術瓶頸,他先后獲得9項專利,其中一項獲得國際紐倫堡銀獎及全國第19屆發明展覽會銅獎,共計為企業提出合理化建議和小改小革200余項,節約資金7000余萬元。一個個攻堅克難的故事成就了他“工人發明家”、“技術牛人”、“難題終結者”的稱號。
?
勇挑重擔,攻堅克難的“技術帶頭人”
? ? ?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徐仲維始終心系國家利益,以堅定的信念和滿腔的熱情參與每一項重點工程、重點項目,用優異成績交上了一份份滿意的答卷。
?
? ? ? ?在裝配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的導軌時,測量精度的準確性要求非常高,徐仲維發揚創新精神,摸索出一套完整的雙軸平面測量方法,運用高精設備,滿足測量精度要求。他還設計出實用、可靠的檢具、量具,有效保證了測量準確性,得到了專家認同。
?
? ? ? ?這些年來,徐仲維參與了多個國家科研重點項目的總裝、調試任務,深受數名國家知名院士的親切教誨,多項的專業技能、嚴謹的工作態度、扎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了領導和同事的高度贊揚。他曾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閱兵式,成為一名國慶閱兵保障隊員,被授予“國慶首都閱兵優秀技保隊員”稱號。
?
傳道授業,無私奉獻的“匠心工程師”
? ? ?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投身國家重大高新裝備研發事業30多年里,徐仲維在致力于技術攻關與創新工作的同時,充分發揮其創新工作室帶團隊、促創新職能,開展技能實操講座30余場,累計培訓200余人次,尤其針對剛進廠的“90后”“00后”,他倡導“能學習、會分享”的工作方法,將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新同事,培養了一大批業務精湛、創新能力強、層次水平高的年輕骨干,打造出了一支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吃苦的精干隊伍。他培養的徒弟61人獲聘高級技師、技師,9人獲湖南省技術能手,4人獲全國技術能手,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 ? ? ?他特別注重對駐外項目的“實戰化”培訓,常常組建由技術、質量、生產等各條線人員組成的聯合攻關團隊,赴用戶單位開展安裝調試工作,在用戶現場一線把創新經驗和技術訣竅傳授給整個團隊,帶動整個團隊技術力量的提高。
?
? ? ? ?在某重點項目電機的現場總裝與調試任務中,為確保項目的生產進度,徐仲維帶領60余名精英骨干赴省外開展為期半年的電機安裝工作。期間,他一方面帶領總裝小組在現場一線夜以繼日地奮戰,每天工作15小時以上;另一方面,針對攻克的問題難關,他牽頭編制問題案例分析及閉環措施,為后續工作掃清障礙,提前完成了電機總裝任務,得到用戶單位的高度贊揚。